【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】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
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—28日是第三十七届“中国水周”。联合国确定2024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为“Water for Peace”(以水促和平)。我国纪念2024年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活动主题为“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,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”。
水利部日前审定发布第三十二届“世界水日”、第三十七届“中国水周”主题宣传画。


世界水日
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,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,1993年1月18日,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《21世纪行动议程》中提出的建议,通过了第193号决议,确定自1993年起,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“世界水日”,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,加强水资源保护,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。同时,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,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。

中国水周
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“中国水周”(1994年以前为7月1日至7日),从1991年起,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。中国水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、爱惜水、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,促进水资源的开发、利用、保护和管理。

节约用水
● 可以减少用水量,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
● 节约给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,减少水厂的建设数量,降低水厂建设的投资。
● 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,节省相关污水处理负担。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或延缓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扩建,使现有系统可以接纳更多用户的污水,减少受纳水体的污染,节约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。
● 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,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,而长期节水则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量,进而提高正常时期的干旱防备能力。
● 节约用水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,除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、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效益外,还有美化环境、维护河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效益。

节水倡议书
全校师生员工:
目前,我校地处滨海地区,地下水含盐量高不能饮用,全部从外区引进自来水,用水情形势严峻,为真正让节水行动走进校园,形成全校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,我们发出节约用水倡议,呼吁全校师生员工立即行动起来,合理保护利用现有水资源,主动参与节水,节水就在身边。
一、增强节水意识
我们每一个个体和集体都应该发扬主人翁精神,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,增强节约用水的紧迫性,自觉肩负起节水责任,积极主动加入惜水、护水、节水行列,向身边的人灌输节水理念,传播节水经验知识,倡导节水行为。
二、强化节水责任。
请大家自觉履行好节水义务,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和推动者,从本单位、本班级、本宿舍做起,从带动身边的同学、家人做起,积极带头遵守节约用水规定,努力形成行行注意节水、人人关心节水的好风尚。
三、养成节水习惯。
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,积极推进节水新技术,优先使用节水型龙头、节水型卫生洁具,倡导安装使用低流量莲蓬头、水龙头,或加装缓流水龙头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,节约每一滴水,洗漱间隙关闭水龙头,洗衣洗漱合理控制水量和时间,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,减少冲淋清洗水量,尽量一水多用、循环利用,杜绝人来水长流、人走水不停等各种浪费水的现象。
四、加强节水宣传。
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、文明用水的倡导者、科学用水的践行者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,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,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。努力形成共同关心、共同监督、共同维护、共同节水的良好局面,以此带动和影响整个社会,增强全社会节约用水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。
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节约用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,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现在做起,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,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,争做生命之源的呵护者,为建设节水型高校出一份力、尽一份责。
(撰稿:范兴凯、郭国;编辑:潘杨妮;审稿:罗勇)